馬鈴薯早、晚疫病
早疫病 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發生,主要為害葉片、葉柄和塊莖。受害葉生黑褐色、近圓形具明顯同心輪紋的壞死病斑,嚴重時病葉變褐枯死。葉柄和莖稈受害,多發生于分枝處,病斑長圓形,黑褐色,有輪紋。薯塊發病,表生近圓形暗褐色病斑。潮濕時,病斑上均可生黑色霉層。
晚疫病 主要為害葉、莖和塊莖。發病后葉部病斑面積和數量增長迅速,使植株以致全田馬鈴薯成片早期死亡,并引起塊莖腐爛,嚴重影響產量。 葉上病斑灰褐色,邊緣不整齊,周圍有一褪綠圈。在潮濕條件下,病部與健組織的交界處有一圈白霉層,是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。塊莖上的病斑褐色,形狀不規則,微下陷不變軟,切開后可見深度不等的銹褐色壞死斑,與健康薯肉沒有整齊的界限。
防治方法:噴灑殺菌劑,及時對發病中心附近及低洼地進行化學防治,逐步擴大范圍。選用綠亨72%霜脲·錳鋅可濕性粉劑500-1000倍液;綠亨58%甲霜·錳鋅可濕性粉劑600-800倍液,綠亨颶風70%烯?!む拙?500倍,綠亨 80%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2500倍液。每7-10天左右噴藥一次,共噴2-3次。
馬鈴薯病毒病 有3種類型,花葉型 葉面葉綠素分布不均,呈濃綠淡綠相間或黃綠相間斑駁花葉,嚴重時葉片皺縮,全株矮化,有時伴有葉脈透明;壞死型 葉、葉脈、葉柄及枝條、莖部都可出現褐色壞死斑,病斑發展連接成壞死條斑,嚴重時全葉枯死或萎蔫脫落;卷葉型 葉片沿主脈或自邊緣向內翻轉,變硬、革質化,嚴重時每張小葉呈筒狀。此外還有復合侵染,引致馬鈴薯發生條斑壞死。
藥劑防治:發病初期選用綠亨30%鹽酸嗎啉胍藥肥混劑900-1200倍液或綠亨6號,配合綠亨天寶1500倍噴霧效果明顯,病情嚴重時三者混配使用效果顯著。
馬鈴薯青枯病 發病后病株稍矮縮,葉片淺綠或蒼綠,下部葉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,開始早晚恢復,持續4-5天后,全株莖葉全部萎蔫死亡,但仍保持青綠色,葉片不凋落,葉脈褐變,莖出現褐色條紋,橫剖可見維管束變褐,濕度大時,切面有菌液溢出。塊莖染病后,輕的不明顯,重的臍部呈灰褐色水浸狀,切開薯塊,維管束圈變褐,擠壓時溢出白色粘液,但皮肉不從維管束處分離,嚴重時外皮龜裂,髓部潰爛如泥,別于枯萎病。田間土壤含水量高、連續陰雨或大雨后轉晴氣溫急劇上升,高發。
藥劑防治:可在發病初期用綠亨6號1000-1500倍液、綠亨86.2%氧化亞銅可濕性粉劑1000-1500倍液,隔10天施藥1次,連續施藥2-3次。
馬鈴薯黑脛病 主要侵染莖和薯塊。幼苗染病一般株高15-18厘米出現癥狀,病株矮小,節間短縮,葉片上卷,褪綠黃化,腹部變黑,萎蔫而死。橫切莖可見維管束變為褐色。薯塊染病始于臍部,呈放射狀向髓部擴展,病部黑褐色,橫切可見維管束呈黑褐色,用手壓擠皮肉不分離,濕度大時,薯塊變為黑褐色,腐爛發臭。雨水多、低洼地發病重。
化學防治:黑脛病菌存在于維管束中,一般藥劑很難殺死薯塊內部的病菌。目前以發病初期用綠亨6號1000-1500倍液或綠亨86.2%氧化亞銅可濕性粉劑1000-1500倍液防治效果較好。
小地老虎 該蟲以幼蟲危害植株,低齡幼蟲在嫩葉、嫩芽上取食,咬成凹斑、孔洞和缺刻。3齡后幼蟲潛入土表,咬斷根、地下莖或近地面嫩莖,使幼苗萎蔫死亡,造成缺苗斷壟。小地老虎的防治一定要堅持“治小治了”的防治策略,抓住小地老虎早晚出土活動的有利時間施藥防治。
防治方法:建議在早上6-7點和下午17-18點開展防治;畝用綠亨522.5克/升氯氰·毒死蜱乳油1000-1500倍液或綠亨48%毒死蜱乳油600-1000倍液滴灌防治。
蚜蟲防治方法 選用綠亨26.5%敵畏·吡蟲啉乳油1000-1500倍液或綠亨7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0-150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。